第(3/3)页 周正廉更是亲自登门杨府致谢,对杨恒文那“痴傻”背后的深意,已然明了七八分。 杨恒文此举,既拉拢了人心,又巧妙地扇了二皇子一个不轻不重的耳光。 让他明白,这京城之中,并非他一人可以只手遮天。 二皇子府。 “岂有此理!”李弘景听闻此事,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往桌上一顿,茶水四溅。 “这个杨恒文!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与本王作对!”他脸色铁青,胸口起伏不定。 一个幕僚上前劝道:“殿下息怒。杨恒文此举,看似胡闹,实则是在向那些清流示好,也是在向殿下示威。此人,不可小觑。” “哼!一个傻子,也敢在本王面前玩弄心机?”李弘景怒气难平,“他以为拉拢几个穷酸御史,就能动摇本王的根基吗?” 那幕僚眼珠一转,压低声音道:“殿下,如今陛下迟迟未立储君,夜长梦多。依小的看,殿下或可……另辟蹊径。” 李弘景眉梢一挑:“说下去。” “朝中清流固然重要,但真正能一锤定音的,还是军权。”幕僚声音更低,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。 “镇守北疆的定北侯张启年,手握十万边军,与殿下素有私交。若能得他鼎力支持,上书陛下,陈情立储之迫切,陛下想必也会慎重考量。届时,大事可定!” 李弘景听着,脸上的怒火渐渐被一股更大的野心所取代。 他沉吟片刻,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。 “好!就依你所言!” “立刻备下厚礼,派心腹之人,秘密出京,前往北疆,联络定北侯!” 一场围绕储位之争的暗流,因为杨恒文的“不顺从”,以及二皇子李弘景日益膨胀的野心,变得更加波谲云诡。 京城的平静之下,更大的风暴,正在悄然汇聚。 第(3/3)页